雙少生考研的利弊
關于雙少生考研的利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利:
1. 優惠政策:雙少生考研是國家對地處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考生的一種優惠政策,可以享受適當的降分和單獨劃線的政策。
2. 降低競爭壓力:雙少生考研有單獨的國家線,相較于普通考生,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3. 就業保障:雙少生考研畢業后原則上在西部邊遠省區就業,對于希望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考生來說,提供了一定的就業保障。
4. 提升學歷:對于那些本科學校不理想,希望通過考研刷新學歷的考生來說,雙少生考研是一個機會。
弊:
1. 就業限制:雙少生考研畢業后需要在少數民族地區就業,這對于希望在其他地區發展的考生來說是一個限制。
2. 院校選擇限制:雙少生考研的院校選擇相對較少,主要為本省院校,而不像少干計劃那樣可以選擇全國范圍內的985和211院校。
3. 服務年限要求:雙少生考研可能存在一定的服務年限要求,這可能會限制考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4. 地域限制:雙少生考研存在地域限制,考生需要在特定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就業,這可能會影響跨省就業的計劃。
5. 政策理解難度:雙少生考研的政策相對復雜,需要考生仔細研究和理解,否則可能會錯失機會或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雙少生考研既有其優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考生需要權衡利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研究生十大最無用專業
以下是被一些來源認為是研究生十大最無用專業的列表:
1. 數學與應用數學:這個專業看上去高大上,但非常燒腦,不是一般人能學好的。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愛好和聰明的大腦,建議不要選擇這個專業,就業方向多為教師。
2. 環境工程:環境工程工資待遇一直不高且辛苦,工業發展水平不高,環境方面的保護工作目前做的也不是很高,考研后工資不高也沒什么前途。
3. 法學:法學專業是很多文科生會選擇的一個專業,但考研也不是那么容易,很多重點大學法學系畢業的學生至今找工作都很難,因為市場競爭大。
4. 化學專業:在薪酬上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雖然化學工程就業問題基本上不用擔心,但工作環境差,薪資待遇低。
5. 經濟學: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多,意味著競爭力大,職場能力稍微薄弱的人就會被淘汰,因此也被認為是無用專業之一。
6. 心理學:心理學專業在很多學生及家長眼里是一個擺設專業。年薪也才$19,000美元。
7. 傳播學:傳播學專業也在一些評選中被認為是“無用”的專業之一。
8. 國際政治和外交學專業:名字非常好聽,但考研沒出路,運氣好能去搞研究。
9. 生物工程專業:國內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除非是海龜,還能教書,對于考研意義不大。
10.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原身是圖書館系下的情報學專業,不過也是和博物館一樣爛的專業。
請注意,這些觀點可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行業需求的變化,某些專業的就業前景可能會有所改善。選擇專業時還需結合個人興趣、職業規劃以及市場需求綜合考慮。
云南雙少生考研政策
關于云南雙少生考研政策,以下是一些關鍵信息:
1. 報考條件:雙少生(少數民族應屆考生)需滿足以下條件可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 本人是少數民族,網報時選擇了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 復試時提供本人與少數民族地區單位簽訂的《云南師范大學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攻讀碩士研究生就業協議書》。
- 對于往屆畢業生,還需滿足戶口和就業單位均屬于國務院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中列的區域。
2. 申請方式:考生需符合上述范圍條件,并在網上報名時,在“研招網”報名系統中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同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并按“12定向就業”的報考類別報考。定向就業單位需符合“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范圍要求。
3. 政策執行:考生符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且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并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經學校審核通過后可按國家線中“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分數線上線。上線后按照初試總分列入報考專業所有考生中進行排序,是否能夠進入復試,需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學生畢業后,在職考生回本人原工作單位就業;非在職考生回本人生源地省份或內蒙古、廣西、貴州、西藏、青海、寧夏、新疆(含兵團)自行就業,不得違約,不包分配工作。如未在上述8省區就業的,不可轉走學籍檔案及畢業證、學位證。
5. 資格審核:在省外就學且戶口隨遷的云南籍學生,可以在云南省進行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研究生報考資格審核。
以上信息提供了云南雙少生考研政策的概覽,包括報考條件、申請方式、政策執行、就業限制和資格審核等關鍵點。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云南雙少生考研政策。